年龄大于45岁的人群;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。容易发生糖尿病。
久坐人群
机体糖的代谢常和运动联系在一起,当一个人在活动的时候,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就特别的强。如果肌肉摄取了葡萄糖,那么血液中的糖量就会降低。正因此,医生会鼓励病人吃完饭后走一走。
睡眠时间短的人群
晚上经常加班,身体总是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下,升糖激素的分泌是兴奋的,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、肾上腺素,这些升糖激素分泌较多,血糖自然会超过正常水平。这类人多休息、多睡觉,血糖就可以降下来。

肥胖人群
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,意味着人体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,因此机体要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可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;另外,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也加大。正是因为胰岛β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,才容易导致胰岛功能受损,出现永久性高血糖,即发生2型糖尿病。
脂肪肝患者
脂肪肝人群患病率在20~30%,而糖尿病人当中50%是有脂肪肝的。这里特指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,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热量过多,未消耗的能量藏在肝脏内,长期导致了疾病的发生。
高血脂人群
甘油三酯高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,这和中国人的饮食偏爱分不开,爆炒、油炸食物是餐桌上的常客,但食用油量过多非常不健康。
有巨大胎儿生产史的女性
一般来说,孩子的出生体重应该控制在3公斤左右。如果胎儿过大,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,而且妈妈也容易得糖尿病。
专家呼吁,大众要意识到定期筛查血糖的重要性,而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开展并发症的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