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饮食调整中,除了需要适应已患疾病(如糖尿病、慢性肾脏病等)对营养的要求外,参照中国老年膳食指南的要求,我们提出保持不胖不瘦的这几个秘诀。

1.食物多样,粗细搭配。
每天从谷类及薯类,动物性食物,豆类和坚果,蔬菜、水果和菌藻类,纯能量食物5大类食物中摄取至少15~20种食物,达到食物多样化的要求。
2.减少烹调用油,吃清淡少盐膳食。
烹调油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(喝汤用的小瓷勺大约2~3勺),尽可能选择植物油。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建议食盐摄入量是每天5克,包括酱油、咸菜及味精等含高钠食品及各种加工食品,所以应尽量让自己适应较淡的口味。
3.饮食安排要合理,食物松软易消化。
每日以三次正餐为主,进食规律,定时定量,酌情加餐。适当吃点零食(如坚果类,大约30g)有益于老年人健康,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,还可锻炼咀嚼能力,让面部肌肉经常运动延缓衰老。食物应尽量切碎煮烂,肉可做成肉糜。
4.预防营养不良,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。
体重不足可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,应激能力降低,容易骨折、畏寒、损伤、外科伤口愈合缓慢,易激怒、倦怠、精神抑郁、冷漠、不安或失眠。老年人应在营养医师指导下,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全营养的肠内营养制剂,以补充营养素摄入不足,但不能代替天然食物。
5.足量饮水,限量喝酒。
老年人每日饮水应不低于1200毫升,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,晨起一杯白开水,睡前1小时~2小时要喝水,少量多次饮水,在夏季和运动前后要多喝水。老年人如饮酒应限量,提倡先吃饭,后喝酒,服药期间不饮酒,尤其不饮烈性酒,更不能酗酒。

6.配合积极体育锻炼,增加抗阻力运动。
积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老年人肌肉的合成,尤其是抗阻力运动和耐力训练可有效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重量,比如哑铃、阻力带锻炼、站桩、负重等运动,但要注意平衡和柔韧性,循序训练,长期坚持,量力而行。